当前页面: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关于《安顺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解读材料
发布时间:2023-11-24 10:33 文章字号:

点击开始语音播报

按照《贵州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省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机制。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安顺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现对《预案》出台背景和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省、市机构改革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5月23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黔府办函〔2023〕25号),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修编本地区应急预案。

二、总体考虑

《预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最高位置,致力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各部门任务分工,依法有力有序有效预防和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案》结合安顺市实际,立足实战要求,着力解决指挥体系、上下衔接、责任分工、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等问题,编制过程和产出成果符合专项应急预案修编要求。

三、主要内容

《预案》总体框架参照《贵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分为七个部分。

(一)总则。明确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和事件分级。

(二)组织指挥体系。重点对市级层面的指挥部、26家成员单位及职责、9个负责现场指挥的工作组进行明确,并对县级指挥机构成立提出要求。

(三)应对机制。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风险监测、风险预警三个方面,对如何防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安排。围绕先期处置、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指挥衔接、信息发布、应急结束几个方面,对规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项工作进行明确。

(四)后期处置。主要是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做好下一步的防范工作;对因突发事件受害的人员进行妥善处置;对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人员进行奖惩;对突发事件发生的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置;对处置中相关工作资料进行归档上报

(五)应急保障。从人、财、物和医学救援、交通运输、科技支撑几个方面提出要求,为应急救援工作有力、高效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六)预案管理。围绕预案的制修订、备案、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出具体的责任分工、时限、数量等要求,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七)附则。主要包括预案涉及名词的解释及实施时间等内容。

四、主要特点

(一)突出以人为本。《预案》特别明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四个最严”要求贯穿始终,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完善指挥体系。《预案》规范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指挥机构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责,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确保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三)规范信息发布和报送。《预案》明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上报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及时、准确、规范上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各级政府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四)优化应急响应。充实细化预警响应及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及程序内容。按照红色、黄色两个级别,分级启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响应及应急响应。按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结合实际分层分级启动应急响应,使响应启动更具科学性,提升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五)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的有关责任人,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文件原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