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出台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四好农村路”作出指示批示。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城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2016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叮嘱交通运输部:“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是总结经验,特别是成功经验所提出的,你们要继续努力,认真落实,久久为功;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会议指出: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2017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批示: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推乡村振兴。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交规划发〔2021〕51号),对有效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一体推进全国交通运输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2021年11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21〕23号),提出聚焦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融”五大目标,健全完善“网络覆盖、管养保障、运输服务、制度政策、资金保障、技术标准、群众参与、融合发展”八大体系,将农村公路打造成为带动发展的产业路、管护高效的平安路、服务便民的智慧路、风景优美的生态路,形成支撑交通强国贵州试点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模式,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强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二、《方案》出台的意义
我市出台的《安顺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意义重大。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战略部署及市委“1558”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二是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的具体行动;三是加快解决农村公路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四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保障。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目标。《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进一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70%以上,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1000公里以上,实现县乡村三级“路长制”100%覆盖,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0%以上,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AAAA级以上县比例达90%,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比例达15%。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建管养运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支撑服务“四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显著提高。
(二)重点工作任务。《方案》围绕八个方面“高质量推进”推动工作落实。一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路网不断完善。结合农村产业、农村资源、乡村旅游、历史文化等发展和需要推进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建设,进一步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危桥改造工程、老旧桥梁栏杆改造工程等,构建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二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不断提升。推进“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组道村管”三级管养责任落实见效,推进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全覆盖,优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提高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三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以“通村村”调度中心为基础,探索农村公路运输与邮政融合发展,解决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健康发展;四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制度体系规范化发展。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融合发展、资金保障、绩效考核、路长制等制度体系,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权责清晰、上下联动、运转高效、多方参与”的农村公路发展格局;五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资金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全面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体系,着力提升“四好农村路”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完善。持续落实农村公路混凝土硬路肩、排水系统、安保工程、错车道、公路绿化、管理养护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的“六个同步”“三同时”体系,依托省、市级开发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的信息化数据监管和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七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群众参与体系健全完善。通过采取养护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和吸纳农村公路沿线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参与农村公路养护,促进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将爱路、护路、护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有”的农村公路工作机制。八是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全面推进农村公路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体育运动、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农村客运与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乡镇运输服务站发展新模式,打造集管理、养护、客运、货运、寄递物流、供销网点、电商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村服务场站,实现“资源共享、多站合一、客货同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