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安顺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8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安顺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工作要点
为切实抓好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商财发〔2020〕15号)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安顺市跨境电商进口零售试点建设为契机,充分依托贵安综合保税区,立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我市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依托中国(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及贵州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本地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
2.积极开展网购保税备货业务,拓展企业境外采购渠道,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通过线下展示线上交易等方式,推动保税电商发展。力争2021年底前,网购保税进口业务顺利开展,网购保税进口额持续增长,我市外贸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二、工作举措
(一)强化政策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涉及市场主体参与的建设任务,要建立跨境电商项目库,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有关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商务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跨境电子商务支持资金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黔商发〔2019〕94号),助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跟踪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为企业争取国家、省级相关政策支持。
(二)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应用技术,研发智能化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仓为建设任务,以高起点、高目标,智能化应用为基础,积极引进国内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入驻,在明确海关监管流程的基础上,建设专业性、综合性跨境电商服务平台。
(三)培育跨境电商主体。积极引进国内知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大力培育本土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鼓励本地企业入驻贵安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四)引进跨境电商服务企业。积极引进申报、支付、物流、仓储企业,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提供服务,保障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全流程需要。
(五)拓展“跨境电商+旅游”新业态。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保税“前店后仓”设施,开展“线上下单、线下体验”,创新O2O保税网购商业模式,探索在黄果树旅游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搭建集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完税商品直销+跨境商品展销”为重点,创新多种方式销售进口完税商品、保税商品、电商配送等多平台商品,丰富我市消费业态,促进我市消费升级。
(六)强化监督管理。加大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产品监管力度,建立进口商品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实施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对食品类进口商品优化完善监管措施。
(七)落实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严格按照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8〕49号)要求,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行业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八)优化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根据通关、交易、支付、物流等综合信息数据,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增加金融产品种类。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拓展电商供应链业务,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加便捷化、高效化和网络化金融服务。
(九)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实际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培训。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和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行安顺市中心支行、安顺银保监分局、市工投公司、西秀区政府、普定县政府、安顺经开区管委会、黄果树旅游区管委会和贵安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等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工作。加强部门协同,明确工作责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强化服务保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责制定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流程,为我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商务部门要及时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行业市场主体的标签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激励、信用承诺等相关信用信息录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贵州安顺)进行共享,依托平台提供行业信用信息状况查询及信用报告下载等功能,为企业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开通绿色通道、企业评优、向上争取资金提供重要支撑。
(四)鼓励探索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积极推进目标任务落地和重大项目建设, 力争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