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顺正大力实施“筑巢行动”,加快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和优质资源向园区集中。
作为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主战场”和“主阵地”之一,平坝区积极融入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筑巢行动”落地落实。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园提质升级项目正是安顺高新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贵州航空产业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围绕“121”航空产业布局,积极谋划的“筑巢”项目之一,当前,该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中。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平坝区羊昌工业园的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园提质升级项目B地块的施工现场,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不绝于耳,高耸的塔吊挥舞着“长臂”稳稳地吊运建材,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搭建脚手架、绑扎梁板钢筋、安装模板……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目前B地块的施工进度已经达到45%左右,待工人们钢筋绑扎完后我们会严格核对钢筋数量,精准测量弯锚长度,验收无误后就可进入混凝土浇筑环节,预计2025年4月底B地块的施工就可以完成。”该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杨勇说道。
在杨勇的带领下,笔者来到该项目D地块的施工现场,两台塔吊正运转着物料,旁边挖掘机挥舞着破碎锤对着土石方进行凿击。
“D地块规划建设两栋厂房与一栋办公楼,在项目建设前,我们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拆除原有的老厂房。目前,1号厂房梁浇筑已顺利完成,工人们正在有序拆除模块,第三台塔吊也进入安装阶段,2号厂房同步开展孔桩检测与地梁开挖,施工节奏紧凑有序。”杨勇告诉笔者,项目所在地三面环山,岩石硬度较高,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溶洞较多,地质结构复杂,而且高支模架体跨度大、高度高,这些问题都给施工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施工团队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积极克服困难,在架体施工上采用了经过专家论证的承插式盘扣脚手架。
据悉,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园提质升级项目于2024年8月8日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周期3年。项目占地面积约223.96亩,共有A、B、C、D、E、F、G、H八个地块,分两期建设(其中B、C、D、F地块为一期,A、E、G、H地块为二期),主要新建标准厂房、办公用房、倒班宿舍及附属设施用房,配套建设场地硬化、围墙、室外综合管网、消防地、绿化等附属设施。
“我公司充分挖掘高新区‘老三线’航空工业基础,谋划打造了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园提质升级项目,通过积极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最大限度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安顺高新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凯介绍道,该项目以军民融合为着力点、航空动力为产业核心驱动,围绕黎阳老厂区和黎阳国际,充分发挥其产业技术优势,吸引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业企业入驻,积极打造航空发动机次生态圈和生产聚集地。
“目前项目一期的B、D地块正有序推进中,C、F地块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25年10月能够完成一期项目建设,二期项目预计在2025年6月开工建设。”黄凯告诉笔者,该项目采取“边招商、边建设”的方式,这样可以依托园区功能定位精准招引项目,根据目标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优化标准厂房建设方案,进一步提升园区招引的吸引力。目前,已和十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筑巢行动”实施以来,贵州航空产业城不断加快补齐航空产业城重点功能区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贵州航空产业城安顺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园提质升级项目的建设能够为“筑巢行动”注入新动能,积极助力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
“接下来,我们会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克服一切困难,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争取提前完成项目建设,让企业早日入驻,早日投产,早日出成效。”黄凯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