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关于《安顺市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9-09-15 15:13 文章字号:

点击开始语音播报

一、《方案》出台背景、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主要领导到安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指示精神,依托全市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制特定《安顺市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二、《方案》政策依据、起草过程、征集意见修改情况介绍

1.政策依据为:《国务院办公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142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意见》(黔党发〔201991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330号)

2.起草过程:安顺市林业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于7月16日至19日组织各县(区)林业部门到黔东南州、黔南州考察学习了林下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同时,我局随即成立调研组分赴各县(区)就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在充分借鉴其他市(州)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全市丰富的森林资源,结合各县(区)林下经济现状,通过分析研判,起草制定了《关于加快安顺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

3.征集意见修改情况:一是通过书面征求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的意见,并对征求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二是由市政府相关领导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组织各县(区)、相关市直部门对《方案》进行讨论,按照会议讨论意见,市林业局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方案》发至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再次征求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再次进行修改完善,最后报请市人民政府审定。

三、《方案》的内容介绍

《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组织保障。

1.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了重点发展林下养禽(畜)类、林下种食用菌、林下种中药材、林下养蜂、林下种牧草和森林景观利用的林旅模式等六大林下经济产业。2019年,全市新增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0万亩以上,力争全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80万亩以上,全市建成特色突出、扶贫效益带动明显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4个以上;2020年,全市新增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40万亩以上,力争全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120万亩以上,全市建成特色突出、扶贫效益带动明显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0个以上

2.明确了主要任务。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发展“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林下产业,鼓励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自治县、安顺经开区、黄果树旅游区采取“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发展林下产业。

3.明确组织形式。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抓好产销对接,积极搭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4.明确实施时间。各县(区)结合实际,围绕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认真筛选适合本地的重点培育项目,2019年8月开始,积极推动林下经济发展,2019年底初见成效2019年底2020年6月认真总结发展经验,对发展成效明显的产业进行规模化推广,2020年底前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四、掌握《方案》的关键点

1.林下经济概念

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2.林下经济特点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让林地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3.林下经济发展具体操作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禽、林草、林药……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最重要的是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首先是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其次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是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4.林下经济发展关键环节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地自然条件迥异,资源禀赋不同,林产品市场需求也千变万化,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深入基层,摸清林情,了解民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等情况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完善政策,积极扶持。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帮助农民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要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要努力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强化服务,引导合作。要加强对林下经济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要积极培育适宜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新品种和好品种,不断提高林产品产量和质量,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绿色健康的林产品。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各种咨询渠道,及时提供政策法律、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良好条件。四是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各地要抓好试点示范,善于发现、认真总结、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解读单位:安顺市林业局


文件原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