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勇委员:
您在政协安顺市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上所提的第146号提案《关于加强安顺市中心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建议》收悉。我局组织了认真研究,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开展贯城河干流、东支流、西支流、南支流及挑水河综合整治工作,提升河道整体景观
贯城河干流、东支流、西支流、南支流及挑水河的水质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产、生活及重要旅游城市的形象,开展河道水环境治理成为市委市政府、各级水务部门重要工作之一。为此,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城区河道的水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多次调研和会商;市、区两级水务部门做了大量的调查摸底工作,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对城区河道进行分期分批治理。
1.贯城河干流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贯城河干流合和桥至贵黄公路桥段,长2.132公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亲水性差、截污管(沟)渗漏、景观效果差、原有拦水坝渗漏严重、底质差等。治理任务纳入贯城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采取“PPP”模式融资建设。治理措施主要有截污管(沟)改造、拆除重建拦水坝、底泥清运、景观改造、建设人行步道等。目前,项目克服了种种困难,已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了水绿、树青、灯亮的效果,在城区已成为一条倩丽的风景线,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良好评价。
贯城河干流贵黄公路桥至马判桥段,长4.4公里,存在问题主要有部分河段无河堤、截污系统渗漏和不健全、景观效果差、原有拦水坝渗漏严重、底质差等。治理措施主要有截污管(沟)改造、设置景观坝、底泥清运、景观改造、建设人行步道和河堤等。治理任务已纳入正在实施的西秀区贯城河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进行治理。
2.挑水河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挑水河贵昆铁路至汇口段,长2公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截污系统不健全、部分河段无河堤、防洪标准不满足《防洪标准》要求、景观效果差等。治理任务已纳入正在实施的西秀区贯城河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进行治理。治理措施主要有拓宽河道、补建河堤、底泥清运、景观打造和控源截污等。
挑水河城区内其它河段拟采取增设截污管道将沿河两岸的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排放的措施进行处理,全面解决污水乱排放问题。目前,西秀区已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初步完成了治理方案,方案正在细化,预计8月份可提交正式成果。
3.东支流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贯城河东支流虹山水库至合和桥段,长0.593公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亲水性、截污管渗漏、景观效果差、底质差等。治理措施主要有底泥清运、构建亲水性、景观打造等。目前,河道已纳入贯城河综合治理工程(一期)治理完毕,河道形象得了大幅度提升。
4.西支流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贯城河西支流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覆盖河道、挤占河道、污水直排、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现象严重,治理工作所需资金巨大、任务繁重。对西支流水污染治理问题,两城区采取了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1)黑石头支流普定路至西支流段。河道实测总长0.595公里,全部被覆盖,存在问题主要是河道全部被覆盖、有淤积、出口处接入城市管网的接口损坏。治理措施是将河道盖板打开,清运淤泥,改造出口处的接入口,将污水接入城市管网引到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水质有所改善。
(2)西支流新花鸟市场至中医院段。河道实测总长1.203公里,其中:明渠段长度0.609公里、暗渠段长度0.594公里,存在问题主要是河道内有垃圾、部分村民的污水直排。治理措施是将河道内的垃圾清运干净,把村民直排的污水收集进入城市管网。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河道水质得到改善。
(3)西支流娄家坡水库至西王山小学段。河道实测总长0.558公里,其中:明渠段长度0.157公里、暗渠段长度0.401公里,存在问题主要是河道内有垃圾、部分村民的污水直排、部分河道被覆盖。治理措施是将河道内的垃圾清运干净,收集村民直排的污水,并在明流的前端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200吨/天)处理部分污水,改善明流部分的水质,将多余的污水引入覆盖河道,通过下游兴伟桥处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排入河道作为生态补水。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河道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4)西支流西王山小学至南马兴伟桥段。河道实测总长0.79公里,全为暗渠,存在问题主要是上游和周边引入的污水、河道被覆盖。治理措施是将暗渠内的淤泥和进出口处的垃圾清运,在出口(兴伟桥处)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600吨/天)对污水进行处理。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5)西支流南马兴伟桥至合和桥段。河道实测长1.544公里,全为明渠,存在问题主要是上游引入的污水、部分河道有白色垃圾。治理措施是将河道内的垃圾清运,在上游(兴伟桥处)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600吨/天)对污水进行处理。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河道水质得到改善。
贯城河西支流,通过上述治理后,水质有所改善,但达不到治标治本的作用,只是初步改善了水质,还需编制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进全面整治才能达到“控源截污”“标本兼治”的效果。为此,两城区已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西支流的实际污染情况,初步完成了治理方案,方案正在细化,预计8月份可提交正式成果。
5.南支流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南支流的治理工作进展情况与西支流相同,西秀区、开发区都对各自辖区内污染严重的河段进行了初步整治,并委托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初步编制了可以达到“控源截污”作用的治理方案,从根本上对河道进行全面治理。
(1)南支流娄家坡主坝溢洪道至花牌坊段。河道实测总长0.764公里,全为明渠,存在问题主要是河道内有垃圾、部分河道被挤占。治理措施是将河道内、外的垃圾清运干净,拆除违章建筑。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河道水质得到改善。
(2)南支流花牌坊至玉龙路段。河道实测总长1.071公里,全部被覆盖,存在问题主要是覆盖河道内有垃圾堵塞、部分村民的污水直排地面、上游有污水进入。治理措施是将部分河道内的垃圾清运干净,把村民直排的污水收集进入暗渠引到下游河段。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3)南支流玉龙路至龙井村段。河道实测总长0.383公里,全为明渠,存在问题主要是河道内有垃圾、部分村民的污水直排、上游有污水进入。治理措施是将河道内的垃圾清运干净,河道内建临时排污管,把村民直排的污水收集进入临时排污管引到下游河段,并在龙井村一带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200吨/天)处理部分污水,改善明流部分的水质,将多余的污水引入下游覆盖河道经截污沟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河道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4)南支流龙井村至贯城河干流段。河道实测总长2.429公里,其中:明渠段长度0.424公里、暗渠段长度2.005公里,存在问题主要是上游和周边引入的污水、河道大部分被覆盖。治理措施是将河道内和暗渠进出口处的垃圾、淤泥清运,在出口处将污水截入城市污水管网,引入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治理措施已经完成,河道水质有所改善。
(二)加强虹山湖、娄湖、黑石头水库的整治、管理,对河道进行补水,确保源头清洁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虹山湖、娄湖、黑石头水库水质受到较大影响,其水环境保护工作更加艰巨。为保护虹山湖、娄湖、黑石头水库水环境,我局以推行河长制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了巡查和执法力度,有效遏制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同时,安顺城区地处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和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河道显得“既水多又水少”,水体自净能力低下,补充环境用水量十分必要。目前,我们已建成了引千入虹工程和安顺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向贯城河初充生态水量,引千入虹工程在枯季的补水能力约每秒0.5立方米,安顺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的补水能力约每秒0.58立方米。两个补水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区部分河道的水生态环境状况。
(三)结合实际,沿河建设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
贯城河南支流、西支流大多位于老城区,由于诸多原因,覆盖河道、挤占河道、污水直排、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现象严重,一次性地治理耗资巨大、任务繁重。如您所述,对贯城河南支流、西支流水污染治理问题,两城区采取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对贯城河南支流、西支流水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进行了治理,在南支流龙井村,西支流西望山小学、兴伟桥等处设立了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将处理的水放入河道补充河道的环境用水,龙井村处理站处理能力为每天200吨,西望山小学处理站处理能力为每天200吨,兴伟桥处理站处理能力为每天600吨。
(四)专门设立河道管理机构,做好河道的保洁工作
将河道岸上、岸下的环境卫生纳入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确保河道水质不受外界污染,非常必要。为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12月6日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整合相关职能,综合成立市、县(区)两级政府城市管理执法综合机构。文件已明确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违规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的行政处罚权交由综合执法机构负责。市级综合执法机构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加挂“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牌子,为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主管部门。目前,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有关组建工作已完成。
(五)拆除河岸垃圾池,做好垃圾清运工作
拆除河岸垃圾池、做好垃圾清运工作是保护河道水质必要的措施之一。我们拟将拆除河岸垃圾池的工作放入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实施,在治理过程一并拆除河岸垃圾池;对于垃圾清运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两城区专门的机构负责。目前,已治理的贯城河干流合和桥至贵黄公路桥段、东支流虹山水库至合和桥段,原有河岸垃圾池已拆除,垃圾有专人负责清运。
同时,为方便清运,在已治理的贯城河干流合和桥至贵黄公路桥段、东支流虹山水库至合和桥段,我们在适当的位置、适当的距离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垃圾箱,乱丢乱放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河岸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
二、存在的问题
贯城河干流及各支流,覆盖河道的现象突出,挤占河道的建筑随处可见,河道治理工作建设周期长,成本高,任务繁重。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要及时完成西支流、南支流、挑水河“控源截污”“治标治本”的治理方案,认真吸纳您所提建议对城区河道进行长效治理。要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作用,将河道岸上、岸下的环境卫生纳入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确保河道水质不受外界污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文件精神,统筹做好水环境治理有关工作,打好“青山绿水”保卫战。要加强河道的巡查和综合执法,坚决制止水环境事件的发生。
以上是我们开展中心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感谢您对我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能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
2018年7月10日
(联系人:陈朝勇;电话:1398532135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