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代表建议答复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56号建议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5-08-25 14:57 文章字号:

点击开始语音播报

省文化和旅游厅:

蒙立胜代表提出的《关于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收悉。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

近年来,安顺市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始终严格按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要求和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深入挖掘和保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多举措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共赢。截止目前,安顺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0。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32人,市级传承人44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近年来,我市抢抓建设一流旅游城市重大发展机遇,不断深化“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在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有力的推动非遗资源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非遗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在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将民间的非遗项目地戏、花灯、苗族芦笙舞、布依欢歌、铜鼓十二调、盘江小调、亚鲁王等各类非遗表演、精心策划推出春节群众文化大展演活动。充分利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我市非遗文化资源的活态展示等等。在以“三庙(文庙、武庙、县学宫)三街(儒林路、蔡衙街、东街)”为总体框架”打造的安顺古城,聚集了我市各类传统非遗美食,其文创街上,蜡染、地戏面具等非遗文创产品将安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深受游客喜爱。“五一”期间,各村寨的地戏表演队在古城巡游展演。与此同时,花灯、盘江小调、铜鼓十二调、布依族鼓歌、芦笙舞等各类特色项目轮番上演,形成“处处有戏、步步非遗”的沉浸式体验。今年“五·一”节期间,安顺古城游客突破70万人次,各地游客蜂拥而至,打卡点赞。虹山湖景区通过高台地戏与现代演艺的创新融合,吸引6万余人次驻足观赏;旧州古镇的木雕、蜡染非遗展示与屯堡美食,让游客在青石板街上流连忘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项目,在提升全市人民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增强了传承保护的动力。

二是坚定文化自信,主动担负传承使命。在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我市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传承人本着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技艺的热爱,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及对市场的了解的也积极的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中来,在实现自己非遗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一批传承的发展。例如,杨婷婷蜡染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为当地搭建学习传统技艺和带动部分苗族妇女自主创业平台,先后带动梅家庄村、火烧寨村、偏坡寨、核桃寨村、樟树寨村等60多名妇女利用手工技艺创业就业。后又针对异地搬迁小区,建立了杨婷婷蜡染非遗工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对易地扶贫搬迁点摸底,有针对性的量体裁衣进行免费培训,参加培训的妇女有150多人,免费教她们针线绣法和图案绣法,合格后工坊为他们派发订单,帮他们销售产品。

三是扩大宣传范围,推动非遗“走出去”。近年来,我市广泛引导、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我市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来,增强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集传承、体验、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非遗体验空间及传承体验点、展示店等。还通过开展非遗文化进城,屯堡文化(地戏、山歌、花灯)进村、重点节假日集中展演展示等线下方式扩大非遗宣传范围。并培育打造非遗体验空间,开展蜡染体验、木雕展示、地戏展演等相关非遗体验活动。同时,支持、引导各社会团体、各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通过微视频、抖音等新媒体开展非遗正面宣传、展示,扩大非遗宣传面,让广大群众及外来游客了解安顺独有的地域文化氛围,助推安顺旅游建设。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的全省非遗经纪人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抓好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二是继续利用“西虹市天下游”等各类媒体宣传平台加大对安顺非遗项目开展线上宣传;同时,支持、引导各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种展会、展览、展演等线下活动;

三是依托非遗体验空间加强非遗宣传展示;

四是举办非遗集中传承培训班,组织传承人参加培训,特别是加强对青年传承人的培养,推进传承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扩大非遗传承面;

五是督促加强代表性传承人在保护传承中的主体性作用,推进师徒传承、群体传承、家庭传承等多形式传承活动,并做好国家级传承人自评等相关工作;

六是广泛引导、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我市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来,增强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集传承、体验、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非遗体验空间及传承体验点、展示店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