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2017年
安顺市财政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3-29 11:34 文章字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现将我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安顺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中涉及我局牵头落实的一共有7项,配合牵头单位抓好落实的有4项,针对这些工作事项,局党组高度重视,从收到文件起就立即进行安排部署,结合财政实际抓好工作落实。

(一)政府预决算公开情况

我局积极与市政府信息公开科和电子政务中心协调配合,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社会公众监督。在规定时间内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安顺市2016年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及名词解释、《关于2016年安顺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安顺市2017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安顺市2017年全市和市级财政预算报告》及附表等,同时公开了安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表及社保基金预算表,2017年市本级税收返还收入和转移支付补助说明,市本级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在市政府网站公开了2017年市级财政预算12张表格,内容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算表格全部公开到功能支出分类最底层的项级科目,基本支出预算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政府决算公开方面对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情况、本级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执行情况、举借债务情况分别进行了说明;同时公开了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表、政府性基金收支表、国有资本经营收支表、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表,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及限额表,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分地区分项目表,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补助分地区分项目情况表。除涉密信息外,政府决算表全部细化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按规定公开到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分地区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表,专项转移支付决算表全部按具体项目公开。

(二)部门预决算公开情况

除涉密单位(市人防办)外,我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了91家一级预算单位2017年部门预算,公开了79家一级预算单位2016年部门决算。今年新增上划的六县区法检两院和下划的市交警支队2016年部门决算在原渠道公开。

为深化我市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我局下发了《于做好2017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

工作的通知》(安市财预 [2017]37号)。同时于2017年5月9日批复了各部门单位2017年部门预算,并下达了《关于批复市直单位2017年部门预算的通知》(安市财预〔2017〕36号〕,通知明确了部门预算公开的时间、形式和内容。除少量单位因信息涉密未公开或公开了部分内容外,全部市直部门(91家一级预算单位)在市政府网站公开了2017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部门预算公开的内容更加细化,更加具体,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到款,部门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也公开到功能支出分类最底层的项级科目,对部门主要职能、人员构成、包含的预算单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项目支出中的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专项支出的项目概况、用途、使用方向、资金分配方案也加以解释说明。

我局于7月12日批复了各部门单位2016年部门决算,印发了《关于批复市直部门单位2016年度部门决算的通知》(安市财库 [2017]6号),明确了部门决算公开了的8张表格,即: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对文字说明内容也作了统一要求,主要包括:部门职能,决算单位构成,对外公开的8张部门决算表格逐一进行分析说明,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专业名词解释。并对“三公”经费决算表对增减变化原因进行了说明,同时细化说明了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国内公务接待批次和人数以及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

(三)认真做好非税收入管理政务公开。结合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我局积极在政府网站上对我市非税收入管理相关工作进行公开,特别是对执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进行了公布。

(四)PPP工作公开情况

先后举行了7次全市PPP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通过展板、网站信息、微信公众号、专项信息等形式,分别对PPP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项目进展、专家库等信息进行公开,对PPP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有力的推动了我市PPP工作开展,去年我市共有29个PPP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404.7亿元。

(五)政府债务工作公开情况。虽然政府债务工作比较敏感,但我局仍然按相关规定将政府债务限额、余额、举借及使用情况公开。

(六)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情况

我局积极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公开工作,根据《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每一宗政府采购事项均在“贵州省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及“安顺市人民政府网”发布采购信息、招标公告和中标结果。

(七)国企负责人薪酬信息公开情况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市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精神,国企负责人的薪酬制度、薪酬水平、补充保险等纳入厂务(司务)公开内容,主动接受职工监督。2016年年底,按照市薪改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市国资监管局对监管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薪酬测算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监督。

对其它协办事项,我局仍然要求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部门单位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措施

(一)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虽说在不断推进,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够,部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公开形式、公开载体单一,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县级预算公开推进缓慢,部分单位公开的本部门预算内容不够完整等问题。

(二)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信息公开程度不高、露渠道不多、范围不大问题,大部分企业负责人薪酬信息未纳入厂务(司务)公开内容,主动接受职工监督的意识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制定预算公开实施方案。目前我们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13号)、《贵州省预算公开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安顺工作实际,草拟了《关于推进安顺市预决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安顺市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待审定后再印发实施。推进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拓展公开领域,完善公开机制,按照预算法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预决算。

二是丰富预算决算公开形式。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公众监督,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公开工作机制。除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外,采取政府公报、《安顺日报》等多种形式公开,畅通信息发布渠道。

三是完善预算编制管理。目前我市本级已被省财政厅确定为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广第二批试点单位,我局将积极协调配合,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完善部门单位分类分档体系,完整将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编入年初预算,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完善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圆满完成预算管理一体化上线工作。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拓宽预算公开的内容和范围。

四是强化督促检查。主动、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加强对财政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的跟踪监督。将预算决算信息公开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县区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指导,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各项工作。

五是加强工作指导。市国资监管局将加强对监管企业工作指导,督促监管企业将企业负责人薪酬信息纳入厂务(司务)公开内容。同时将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安顺市财政局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636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635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2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三)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1.人大代表建议


      2.政协提案

1

(四)政府信息动态管理情况



      1.依申请公开信息转主动公开信息数


      2.解密公开信息数


(五)重大决策预公开情况



      1.重大决策征集公众意见次数


      2.公众反馈意见次数


      3.征集到意见数


      4.不予采纳意见数


二、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3.主要负责同志解读政策数


4.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5.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6.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三)会议开放情况



 1.面向公众开放会议次数


 2.参会公众代表人数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1

(一)收到申请数

1

      1.当面申请数


      2.传真申请数


      3.网络申请数


      4.信函申请数

1

(二)申请办结数

1

      1.按时办结数

1

      2.延期办结数


(三)申请答复数

1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1

      2.同意公开答复数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


            涉及个人隐私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

会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四、行政复议数量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五、行政诉讼数量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六、举报投诉数量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

人员数)


      2.兼职人数


)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

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