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发布日期:2014-01-15 00:00 文章字号:

点击开始语音播报

    回顾2013 “四化”同步建小康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安顺市为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奋力拼搏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安顺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安顺市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迈出了赶超跨越的大步伐。

  关键词:发展

  经济实力  大幅提升

  2013年,安顺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7.85亿元,增长15.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4亿元,增长51%;完成财政总收入70.25亿元(不含基金),增长15.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89亿元,增长29.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亿元,增长1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9.38亿元,贷款余额432.6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6.1%和23.5%。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预排位中,我市排名第5,比2012年上升两位。

  “5个100工程” 见成效

  2013年,安顺市共有10个产业园区、9个城市综合体、10个示范小城镇、8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7个旅游景区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并全部完成规划编制,累计争取上级支持资金1.46亿元,启动实施建设项目37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5.04亿元。

  结构调整 发展农业

  2013年来,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63.13万吨,蔬菜、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9.94万亩、36.6万亩、23万亩、35.11万亩,收购烤烟25.54万担。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畜牧渔业增加值28.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47.9%。

  建园区 发展工业

  预计2013年我市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80亿元,增长48.7%。全市产业园区完成投资218亿元,平坝夏云工业园、民用航空产业基地、西秀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建标准厂房100.18万平方米,入驻率达90%。新增入园项目120余个,新增吸纳就业2.3万人。

  配套服务 发展旅游

  不断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全年完成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25.44亿元,增长58%。全年接待游客2805万人次,增长25.2%,实现旅游总收入249.07亿元,增长27.7%。交通物流、邮政通信、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修道路 改善发展条件

  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2亿元,增长5.8%。沪昆高铁客专安顺段及沿线三个客运站点建设进度加快,安顺至六盘水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惠水至兴仁、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及龙宫延伸段建成通车,普定至织金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7公里,实施县乡道改造134公里,开工建设通村油路1200公里,两城区客运站搬迁工作全面完成。新增开通安顺至广州往返航线,黄果树机场全年进出港旅客达到6万人次。

  关键词:民生

  改善民生 增大收入

  2013年,全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0元,增长14.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以县为单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总体提高。

  办实事  惠民生

  2013年,全市建成通村油路613.8公里;完成扶贫生态移民2874户12000人,建成保障性住房23717套,改造农村危房17239户;完成5.6万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并投入使用;解决农村20.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中心城区供水二期工程建成通水;减少农村扶贫对象10.93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1%以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1578人,新增创业户2597户,创业带动就业12551人;完成113所农村中小学食堂标准化建设、43所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建设,完成33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实现乡镇幼儿园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12%,实现全覆盖,完成市人民医院和市儿童医院门诊楼主体工程建设;中心城区新增150辆出租汽车上线营运,新增2242个公共停车位,建成5座人行天桥。

  关键词:和谐

  建设小城镇 改变城市面貌

  2013年来,全市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亿元,增长87%。全市城镇化率达39.5%,北部新区、新火车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安普城市快速干道建成通车,二环路全线贯通,贵安城市快速干道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燕安?国际佳缘、多彩万象旅游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速推进,13个省、市级示范小城镇“8个1”和“8+3”工程全部开工。

  生态建设 创宜居安顺

  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75.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5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3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启动两城区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工程,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通过国家评审。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展望2014,安顺怎么干?

    2014年,安顺市将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紧紧围绕提速发展、奋力赶超、同步小康的总目标,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快、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014年,力争生产总值增长18%,突破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突破1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力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关键词:投资

  2014年,安顺市级继续安排5000万元用于“5个100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30亿元,确保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亿元,增长95%市级安排交通项目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全面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利用工程“三大会战”,完成水利投资26亿元。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完成电网投资5.58亿元。逐步扩大“三网融合”试点范围,实现3G网络全覆盖,推进4G网络中心城区全覆盖和普定县试点工作,完成通讯投资7.8亿元。全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5亿元。

  关键词:搭台

  重点围绕“5个100工程”建设,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招大商、选好商、引大资,实施好“央企入安”、“民企入安”和“外企入安”专项行动,主动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其他大集团、大企业对接,引导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落户安顺。市级安排招商引资工作和奖励经费1100万元,精心筹备组织好赴外开展的各种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省内外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

  关键词:建设

  开工建设贵阳花溪至安顺、安顺至紫云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普定至织金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提等改造234公里,加快镇宁至坝草、紫云至镇宁公路提等改造建设,完成沪昆高速公路安顺境内11个收费站改扩建工程。加强黄果树机场建设,加大航线培育力度,力争开通安顺至上海、安顺至青岛航线。建成水上搜救指挥中心,完成坝草码头等工程改造。

  扩大城市规模,推进贵安城市快速干道、二环路建成通车。快速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全力推进南出口和东出口棚户区、中华西路棚户区二期、华西商住片区、汪家山城中村、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北部新区、新火车站片区建设。推动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引千入虹”工程,推进虹山湖景观整治二期,实施贯城河河道治理及沿线景观整治;加大市体育中心、市大剧院、市档案馆建设力度,力争启动老年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改造建设。

  关键词:生态

  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二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36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92.48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确保森林覆盖率达43.5%以上。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守住生态底线,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

  关键词:提升

  2014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24%,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24%以上;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继续推进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实施中心城区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30%以上。不断提升安顺旅游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接待游客3590万人次以上,增长28%,旅游总收入319亿元以上,增长28%;加快全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8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