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紫云自治县跨省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工学矛盾突出等难点,推动区域劳务协作深化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贵州省人社厅、安顺市人社局的共同推动和浙江永康市的大力支持下,6月23日,紫云自治县2025年跨省异地技能培训班第一期焊工班在浙江省永康市顺利开班,参训贵州籍学员43名。紫云自治县人社局、永康市人社局相关领导出席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
精准对接需求,破解“两难”困局。紫云自治县劳动力务工就业主要依托外输,外出省外务工就业近10万人,占总务工就业人数三分之二,传统返乡培训模式面临路途遥远、成本高、时间冲突(工学矛盾)等难题,严重制约了务工人员技能提升效果。按照“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岗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的工作思路,紫云自治县通过市场需求分析,结合本地外出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以解决群众技能刚需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异地培训,破解部分劳动力就业返乡培训难和就业准入难等难题,帮助实现“就地培训、就地提升、就地受益”。
务工集中地培训,工作取证两不误。本次培训点设置在外出务工较为集中的浙江省永康市,真正实现“技能送到厂门口”,最大限度方便参训学员。课程时间合理运用晚上、周末等,同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引导学员结合集中学习,加强自主学习,通过为期8天的培训,让学习更加深入、培训效果更加显著,有效避免劳动力工学矛盾。
培训就业衔接,确保培训成效。做好岗位精准对接,根据培训工种,整合培训地周边薪资待遇好、权益有保障的优质就业岗位,帮助参训学员实现企业内或就近转岗,提高薪资待遇,更好稳定就业增收,推动劳动力由“普工”向“技工”转变,培训到就业全过程服务,实现培训-就业高效衔接。本次针对性收集永康市焊工岗位100余个可供参训学员选择。
下一步,紫云自治县将持续围绕市场需求和外出劳动力意愿,持续对接兰溪、义乌、台州等地用工需求,精准匹配安顺籍在外劳动力,定向开展电工、焊工、叉车等急需工种异地培训,丰富岗位储备,有效实现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同时,不断优化“订单式组织+定岗式培训+定向式就业”的培训模式,持续拓展网络营销师、无人机等新质生产力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市场竞争力,有效帮助劳动力实现培训-就业有效衔接,为广大劳动者尽快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精准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