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顺要闻
黔中沃野绘新景——安顺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发布时间: 2025-10-13 09:12 文章字号:

点击开始语音播报

金秋十月,黔中大地处处是“丰”景。

平坝区羊昌乡新农人杨剑君喜说丰收粮,“种植上千亩水稻,全程机械化,亩产稻谷1000斤以上,颗粒归仓”;普定县经济开发区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1条全自动榨汁生产线、3条灌装生产线和2套杀菌系统已全部到位,日加工金刺梨可达180吨;在关岭自治县,借助农业科技力量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已建成53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天门冬、何首乌等10余种药材种植面积达17.5万亩。

机械化收割水稻

机械化、智能化、科技范……彰显着安顺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铿锵足音。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近年来,安顺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念好“山字经” 调优产业结构

丰收十月,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被绿色层层包裹。站在山顶,举目远眺,蓝天白云下,万亩金刺梨在风中摇曳,当地村民正准备着采收新一季金刺梨,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

“今年又是一年丰收年!”国庆中秋假期过后,在位于双堡镇京马村的国良金刺梨种植基地,果农余登芬脸上洋溢着喜悦,一大早就来到基地采摘鲜果。“2010年,我家种植190亩金刺梨,去年卖了80多万元,今年收入肯定还会增长。”

西秀区大西桥镇狗场屯村蔬菜种植基地

近年来,我市根据独特气候和山地特殊地理条件,重点扶持培植壮大金刺梨产业。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7.35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近5亿元。

安顺,山多地少。过去,山地制约着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时光回溯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牢记殷殷嘱托。2015年10月贵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2021年8月出台《关于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岭牛养殖场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近年来,安顺念好“山字经”,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向山地要效益,2021年11月,制定《安顺市“十四五”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在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调优产业结构,推动“肉牛、茶叶、辣椒”农业主导产业和“蜂糖李、金刺梨、中药材”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协同发展蔬菜、生态渔业、生猪、生态家禽、食用菌及其他水果、林业产业等优势产业,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山地特色农业高歌起,无限生机绽沃野。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位列全省第三。全市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6.4%、7.4%、27.9%。

打好“融合牌” 延长产业链条

秋意渐浓,西秀区田间地头辣椒采摘已接近尾声,在位于西秀工业园区的贵州西秀翠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翠宏食品)深加工车间内,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只见烘干的辣椒经过剪把、筛选、分级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风味各异的辣椒调味品。

翠宏食品生产的辣椒制品

“每天可生产辣椒制品60吨,产品畅销国内外。”翠宏食品行政主管李俐红介绍,公司集辣椒种植、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已研发出香辣蘸料、香辣红油、烧烤料等多个系列产品。

推动山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2024年,翠宏食品辣椒采购总量约2.3万吨,采购总额达2.46亿元,年产值达4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达5.7亿元。”李俐红说,辣椒产业链的延伸让辣椒“身价”倍增。

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下,西秀区辣椒产业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全区辣椒种植面积7.7万亩,产量达12.55万吨,产值达7.6亿元。今年,西秀区辣椒产业面积扩大到8.3万亩,带动农户7万余人,人均增收2500元。

西秀区杨武乡辣椒丰收

西秀区辣椒产业蓬勃发展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安顺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广标准化种植、推进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贯通产加销……

目前,安顺金刺梨、肉牛、中药材、茶叶、辣椒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均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含“金”量。

唱好“科技曲” 提升产业质效

“望山跑死马”是过去安顺山地农业物流困境的真实写照。如今,无人机空中直线路径,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纳建村党支部书记杨胜良至今还记得今年7月村民租用无人机托运蜂糖李的情景。他指着村后蜿蜒的山路感慨:“无人机直线很快就可到达,但人力背运需在泥泞陡峭的山路上绕行很远才能上来。”

无人机在山间吊运精品水果

“人工采摘运输每小时仅60斤,无人机运输效率却达每分钟100斤,相当于每小时6000斤,蜂糖李运输效率提高近百倍。”杨胜良说。

在安顺的现代农业体系中,低空经济正悄然改变着山地农业的生产逻辑。据安顺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初步统计,我市现有无人植保飞机约300台,今年植保无人机开展农作物植保、油菜播种、施肥、转运作业面积达38万亩。

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

放眼沃野田畴,科技种田增效率。安顺各地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全市农技人员开展创新创业行动参与率达97.36%,实施基础性示范服务榜单1200个,服务粮油面积20.82万亩;“揭榜挂帅”榜单156个,服务粮油面积1.14万亩。

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不止于田间地头。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的无菌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运转。金刺梨鲜果经PEF+SPCMS-Ⅲ杀菌系统处理后,化作金黄的果汁流入PET无菌灌装线。

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系列金刺梨产品

“采用非热杀菌技术(HPP),能够保留金刺梨原汁85%以上的营养成分。”该公司董事长杨梦海介绍,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研发,企业不断提升深加工技术。

科技赋能下,安顺金刺梨产业逐步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目前,我市培育金刺梨加工企业6家,建成原汁生产线8条,开发出休闲食品、酒水饮料等40多种产品,打造了“魔梨”“黔之梨”“黔力宝”等20多个品牌。

从山间果园,到田间地头,再到农产品深加工车间,依靠科技力量,安顺奋力实现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持续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