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烤烟产业是我市烟区农村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三五”以来,烤烟产业为促进全市烟区农民就业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助推乡村振兴中体现了责任担当;结合《贵州省烟草专卖局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基本烟田规划(2020-2030)的通知》(黔烟叶〔2020〕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本烟田保护的意见》(黔府办函〔2021〕87号)的相关要求,为切实巩固安顺市烟区烟田基础,推动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烤烟产业在全市助农增收、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认真组织,充分收集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拟定了《安顺市进一步加强基本烟田保护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起草过程
按照《贵州省烟草专卖局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基本烟田规划(2020-2030)的通知》(黔烟叶〔2020〕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本烟田保护的意见》(黔府办函〔2021〕87号)要求,从2021年初开始,由市农业农村局、市烟草专卖局牵头组织,在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市烟区实际,从规划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四个层面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的意见建议,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形成《方案》(附件1《安顺市基本烟田保护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汇总表)。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
《方案》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一是指导思想。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确保烟叶种植区域长期稳定夯实烤烟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基本原则。按照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合力共建、坚持共融共生三个原则对统筹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强化各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积极探索“烤烟+”循环发展模式,从而切实发挥烟叶产业综合优势进行了规定。
三是主要目标。按照“交通便利、生态环境适宜、土壤肥力适中、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全市规划11万亩以上基本烟田保护区,实施特殊保护措施。
第二部分,重点任务。
一是科学规划烟区。按照市场引导、生态优先、产能聚集、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划定11万亩的基本烟田保护区,以此提升全市烟叶种植集中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落实基本烟田。在基本烟区规划范围内,在服从和服务于耕地种粮功能,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的基础上,选择落实适宜烤烟种植的基本烟田。
三是配套设施建设。在基本烟田范围内,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将高标准烟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衔接、一体推进,提高现代烟草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四是提升烟田质量。强化绿色生产理念,加大绿色防控力度,持续开展土壤保育工作,有效保护烟田土壤宜烟质量。
第三部分,主要措施。
一是通过遥感监测等手段,绘制基本烟田电子地图,最终建立全市基本烟田档案数据。
二是县、乡、村各层级要结合基本烟田保护工作需要,严格落实保护责任,确保基本烟田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县级农业农村、烟草、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建立基本烟田监测监管体系,加强对基本烟田的有效保护。
三是推进基本烟田绿色发展。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主动参与“绿色引领工程”建设,加快烟叶生产全程绿色化步伐,持续推动烟区生态保护。
四是促进烟区产业融合。围绕提升烟田产出综合效益,通过提高烟田复种指数,提升烟田利用效率,发挥烟叶与其他作物促增收的协同效应,以高效利用推动有效保护。
第四部分,工作要求。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支持、强化责任落实三个方面为《方案》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四、《方案》的关键点
《方案》围绕如何通过对全市11万亩基本烟田保护工作的实施来推动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发挥烤烟产业在全市助农增收、乡村振兴以及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来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方案》对具体实施中的主要目标进行了明确,对如何实现基本烟田有效保护均已明确到具体的措施、具体的责任单位,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可以说《方案》是全市烤烟产业发展打牢基础的指导性文件,在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方面更有指导意义,《方案》的出台必将对我市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助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