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煤矿所在地农村种植养殖业力度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农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有关部门深入我市煤矿的主要集聚乡镇(西秀区桥子山镇、蔡官镇,平坝区乐平镇,普定县穿洞办、猫洞乡、补郎乡)调研,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市消费扶贫发展状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工作,安顺市以扶贫协作为契机,紧紧围绕与我省有结对帮扶关系的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辽宁省、上海市等6省市拓展消费市场,采取政府采购、扶贫协作、经营主体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等形式,以销售扶贫农特产品为重点,实现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户增收渠道,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2020年,安顺市的安顺茶、金刺梨、紫云红薯、关岭牛、菌类等1000余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销售30.89万吨,销售额26.42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5万人;其中,东西部消费扶贫销售额5.5亿元。安顺市共投建消费扶贫专柜63个,扶贫专馆37家,扶贫专区56个,并接入社会扶贫网实现直连直销,销售扶贫产品近千万元。黄果树惠农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打造21家“黄果树·臻品馆”品牌实体店,并与青岛市交通局签订合作协议,在青岛高速公路为安顺市农特产品做广告宣传、在高速服务区设立安顺消费扶贫农特产品专区。
二、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积极为全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安顺贡献”。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7亿元,增速6.5%,增速全省排位第3;一产增加值176.33亿元,增速6.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连续九年位居全省前列,为“十三五”规划重点指标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思路,结合“高端化、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数智化、全球化、融合化”的工作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02亿元,增长8.3%;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2.4元,增长20%,增速全省排位第2位。
一是精准聚焦“高端化”。做大做强做优九大特色主导产业,持续推动韭黄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蜂糖李种植基地等提质扩面,培育打造了安顺山药、关岭牛等一批绿色优质品牌,扶持发展了百灵、南山婆等一批农特品牌,创建打响了“安顺珍品”“安顺珍美”等安字品牌。二是精准聚焦“集约化”。积极推进10万亩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区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镇宁六马镇获得产业强镇项目,关岭县纳入2021年全省山地肉牛产业集群建设,成功创建了以西秀、平坝、镇宁、紫云等4个县区为主的生猪产业集群重点县。三是精准聚焦“规模化”。着力提高重要农产品规模化水平,截至5月底,全市蔬菜累计种植163.09万亩(其中辣椒25.96万亩)、食用菌2.45亿棒、中药材61.78万亩、水果113.7万亩、茶叶40.93万亩;完成生猪出栏63.91万头、牛出栏8.12万头、家禽出栏958.8万羽;实现水产品产量1.41万吨、禽蛋产量1.97万吨。完成春播粮食 163.54万亩。四是精准聚焦“绿色化”。严密部署重大病虫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持续加大农业绿色生产、绿色防控推广力度,严格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残抽检合格率达99.6%,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呈负增长。提前4个月完成长江流域退捕任务并全面实施禁捕工作。五是精准聚焦“数智化”。引进了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肉牛大数据中心项目、山久长青公司“学生营养餐智慧云+校农云”平台建设应用,韭黄产业获得2021年数字农业推广基地建设项目,镇宁县获得数字化农产品冷藏保鲜整县推进项目。加大招商引资,推动四川德康、四川铁骑力士等实力企业到安投资,完成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01个,到位资金34.58亿元。六是精准聚焦“全球化”。积极组织农特产品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博会、广州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重庆第三届西洽会等国际展览,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持续推动优质蔬菜畅销北上广深、浙江、重庆等地,茶产品远销山东、江苏、浙江等消费大省,红茶、抹茶等出口摩洛哥、日本、欧美等国家。七是精准聚焦“融合化”。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入统22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稳妥推进54家(市级1家、县级24家、乡级29家)国有涉农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先后举办了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安顺分会场活动,油菜花节、樱桃节等农旅融合节事活动,加快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八是精准聚焦“乡村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宜居乡村创建工作,有序推进17个宜居乡村示范点创建。以“一线三区”“一县一带”为重点区域,集中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2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张文立委员,虽然我市煤矿资源乡镇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农业产业得到不断发展,但也存在您指出的年轻群体外出务工,人力资源不足;煤矿企业就地采购食材难,附近村寨发展产业缓慢,消费扶贫与煤矿企业协调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
在下一步推动煤矿资源乡镇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中,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吸纳您的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指导有关乡镇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矿产资源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同时,保持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积极组织我市矿产资源乡镇申报“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等项目,为煤矿资源乡镇谋划一批以道路、饮水、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农田水利、灾害防治为重点的生产项目,以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民生项目。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把煤矿资源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资金项目上大力倾斜,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煤矿资源乡镇道路建设的投入,把人畜饮水、村内道路硬化、文化广场的修建、异地搬迁、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作为重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行路、安全饮水、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四是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企业在煤矿资源乡镇建厂或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先进技术和品牌资源,推广新型经营模式,带动乡镇开展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销。截至目前,引进了秀辣公司、绿野芳田公司、榕昕公司等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在西秀区桥子山镇依托千峰河湿地发展万亩蔬菜园区、蔡官镇以坝区为主阵地招商引资引进发展肉牛养殖及蔬菜种植、平坝区乐平镇发展山药、辣椒等种植项目,普定县穿洞办发展韭黄种植、肉兔养殖项目,猫洞乡发展茶产业项目,补郎乡发展辣椒、花椒项目。五是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建设,以乡镇为主体,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等,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制定完善投入品监管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各品种的生产操作规程、等级分级标准等,完善品质建设的制度和技术保障,尽快建成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保障体系。目前已在西秀区桥子山镇、蔡官镇,平坝区乐平镇,普定县穿洞办、猫洞乡、补郎乡等乡镇推行农产品质量安排网格化管理,为下一步,尽快形成支撑煤矿资源乡镇发展的农产品优良品牌打下坚实基础。六是进一步加大消费扶贫工作力度,确保精准对接。督促市商务局等单位培育运用好流通型企业、经纪人队伍和农村电商三个销售主力。支持惠农公司等流通型龙头企业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围绕优势产业,组织煤矿企业与本地特色产业合作社等精准对接,促进消费扶贫。建立完善安顺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整合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七是着力开展市场体系建设。协调联系市商务局全力开展全市农批市场的规范化升级改造,争取在煤矿资源乡镇建成一批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八是形成长效机制。新的乡村振兴局即将挂牌,新一轮的驻村帮扶即将开始,我们将积极联系组织部门,将消费扶贫作为新一轮驻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抓实抓好。
在此,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欢迎您百忙之中抽空莅临我局指导,共同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发展!
2021年6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明源泽;联系电话:1830853903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