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国防动员
【动员历史】解放前的三次军民总动员
发布日期:2024-11-20 10:10 文章字号:

点击开始语音播报

    中国共产党自瑞金建政后,在全国解放前进行了三次军民总动员: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既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我党践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作用的重要佐证。今天,我们通过简述这三次总动员的具体经过,希望对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有所启发。
    一、红军长征
    背景与原因:由于“左”倾冒险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过程与意义:长征历时两年,行程数万里,跨越了十几个省份。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红军进行了数百次战斗,击溃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不仅是一次战略上的转移,更是一次伟大的精神远征,它展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和坚定信念。
    影响:长征为中国共产党保存了力量,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同时,长征精神也成为了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红军长征中的动员:长征期间,红军面临着极其艰苦的条件和严峻的战争环境。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军成功地进行了广泛的军民动员。通过深入的政治宣传和组织发动,红军赢得了沿途百姓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形成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启发: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应注重深入人心,加强军民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防、关心国防、参与国防。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提高动员的效率和影响力。
    二、抗日战争
    背景与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积极投身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
    过程与意义:在抗日战争期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他们与当地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同时,它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抗日战争中的全民抗战动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面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抗战。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组织,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形成了空前的民族团结。
    启发: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应强调国家安全和民族危机的意识,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同时,要注重培养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解放战争
    背景与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开始了大规模的解放战争。
    过程与意义: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策略,人民解放军逐渐瓦解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体系。最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国家的解放。
    影响: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新的历史阶段。
    解放战争中的群众支持: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赢得了农民的拥护和爱戴,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发: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应注重民心所向,加强与民众的情感联系。通过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方式,以人民防空工作为例就是做好平战结合工作、广泛宣传人防工作的价值、展示人防工程避难护民的功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国防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瑞金建政后在解放前的三次军民总动员——红军长征、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都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们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勇善战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我们当下的国防动员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