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示范试点建设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今年以来,安顺市西秀区不断深入推进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示范试点建设,参与签订《贵州省乌江流域联创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合作协议》,打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西秀样板”。
记者近日专访了安顺市西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前龙。
陈前龙:西秀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屯堡文化、改革实践成果经验等资源,讲好西秀故事。
在红色文化方面,充分用好王若飞故居、杨武布依族苗族乡“红军桥”、岩腊苗族布依族乡“红军岩”等资源,深入挖掘事迹,抓好红色教育基地建设,讲好“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部队”和 “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在深入挖掘屯堡文化方面。成立“屯堡研究院”“屯堡文化研究专班”,开设“印象屯堡讲谈”等,挖掘梳理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以及军屯、民屯、商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讲好家国情怀世代相传的西秀故事,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在挖掘民族文化方面,一是举办“屯堡人家过大年”“跳花节”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二是做好蜡染、木雕(地戏面具雕刻)、银饰等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和产品时代化升级打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陈前龙:安顺市西秀区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区民宗部门主动作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创建内涵不断深化、形式不断丰富,全区创建工作呈现起步早、基础实、效果好的良好态势。
在西秀区创新与企业融入共创共建,152家企业中,优选155名优秀企业家到135个村担任“产业村长”,带动1.5万各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百企助力乡村振兴“西秀样板”。坚持兴产为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西桥镇九溪村、旧州镇浪塘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彩虹社区通过“点单—派单—评单”志愿服务、马槽社区打造“五福马槽”、朝阳社区“三亲促三变”建成城市互嵌式社区。在西秀区依托安顺市西秀区民族中学、安顺市第八小学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以“五旗五徽五认同”为主题,融入国民教育立德树人实践,131所中小学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截至目前,西秀区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目标,全区获国家级、省级命名民族特色村寨17家,获全省、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80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